“四叶草”成 上海乃至长三角的新地标
镌刻会展业 “新传奇”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
2011年12月26日,上海徐泾,伴随一记有力的夯击声,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室外展场桩基工程启动建设,世界会展业波澜壮阔的又一个“传奇”拉开序幕。
“从那一刻起,我用相机记录了国家会展中心的建成和运营,用上万张照片见证‘四叶草’茁壮成长、扬帆起航。”土生土长的徐泾人张友明告诉记者。从那以后,他手上的单反相机快门频繁响起,跟踪记录了“四叶草”诞生的过程,为“四叶草”留下珍贵的影像档案。
从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打下第一根桩起,不少人和张友明一样,敏感地意识到这个即将诞生的奇迹对于上海的独特价值和意义:以前,缺乏大型展馆是制约上海会展业发展的一大瓶颈,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的建成运营一举突破这个瓶颈,大大提升上海会展行业展能。
2014年12月31日,“四叶草”横空出世。作为国家级超大型会展综合体,其总建筑面积超过150万平方米,整体设计率先引入现代展览业较盛行的会展综合体理念,集展览、会议、活动、商业、办公、酒店等多种业态为一体,是目前世界上在营的最大建筑单体和会展综合体。其中,15个超大型展厅单个面积近3万平方米,单层无柱展厅净高达34米、穹顶跨度达108米,堪称展厅里的“巨无霸”。
“四叶草”地理位置优越,距虹桥枢纽直线距离仅1.5公里,通过空中连廊、地下通道及地铁2号线与虹桥火车站、虹桥机场紧密相连,周边高速路网四通八达,一两个小时就可到达长三角各主要城市,坐飞机两三个小时可直达亚太主要城市。绽放的“四叶草”成为上海乃至长三角的新地标,吸引全世界会展业的目光。
2018年11月5日,第一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
2020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但第三届进博会各方合作意向热度不减,是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中国举办的规模最大、参展国别最多、线上线下结合的国际经贸盛会。展会总展览面积近36万平方米,比上届扩大近3万平方米,近40万名专业观众注册报名,累计意向成交726.2亿美元,比第二届进博会增长2.1%。“由此可见,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的行业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我对中国会展业和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的发展充满信心。”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总裁唐贵发说。
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中国医疗器械博览会、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中国国际机床模具展……这些大型展会已相继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落地。目前,国家会展中心(上海)还积极承接进口博览会溢出效应,开发培育具有会展特色的旅游品牌、旅游产品,开发演艺、赛事等功能,吸引时尚要素集聚,形成会展产业融合高地。
根据最新发布的《“十四五”时期提升上海国际贸易中心能级规划》,到“十四五”末,上海将全面建成国际会展之都,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正是上海建设国际会展之都的重要载体。“未来会继续用镜头记录下‘四叶草’的美丽。”张友明说。
(茅冠隽 顾舜丽)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