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华水彩艺术馆:用水彩述说世界的美好
一沁
五月的古镇,因为阳光的灿烂而更显妩媚;五月的古镇,因为艺术的熏染而更显温情。因为疫情,三年没有来古镇朱家角的笔者,趁着上海全华艺术馆举办“在水之湄——奚赛联水彩作品展”之际,来到了久违的古镇。石板街、格子窗、青砖黛瓦、橹桨欸乃……一切,还是那么熟悉,疫情的阴霾好像从未笼罩过这个江南文化古镇,连坐落在朱家角西井街上的上海全华艺术馆也还是一如既往地弥散着一股浓郁的艺术气息,熏染着古镇的那人那景。
毫无疑问,我来古镇后的第一个目标地,就是上海全华艺术馆。甫一进馆,海上著名水彩画家奚赛联的精品水彩画就一一扑入我的眼帘。远看,那一幅幅水彩画,水彩氤氲、气息生动;近看,画面上,色彩和水调和得恰到好处、浓淡相宜、水色交融,纯熟的技法将水彩的韵味和灵动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流连忘返中,笔者不时地感到馆内所展出的画作气息升腾,宛如一幅幅神奇的轻纱帷幔。这些作品所特有的一种淡雅、悠远的感觉,像一缕缕沉香触碰心弦,让人体味到了一种繁华散尽的静谧和回归。
通过馆内的工作人员,笔者了解到,奚赛联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委会委员,也是上海全华水彩艺术馆学术委员,上海炎黄书画院副院长。他的水彩作品多次入选全国和上海的美术大展并频频获奖,部分作品被专业美术机构和有关方面收藏。奚赛联的水彩作品创作题材广泛、画面甜美,尤以城市风光、人文景观为主。几十年的创作磨砺和人生积淀使他的作品有着传统的水色表现技法,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流连在全华水彩艺术馆,我也对这座已有18年历史、上海郊区成立最早的民营艺术馆充满了敬意。早在艺术馆创立时的2006年,我就知道了这是一座民办非盈利的专业水彩艺术馆,是集专业展示、交流、研讨、教育和收藏国内外经典水彩画的专业性水彩画艺术馆,由著名水彩画大师陈希旦老先生发起,展览面积可达1400平方米。目前,全华水彩艺术馆收藏了中国不同阶段代表性人物的水彩作品近百幅,堪称全国之最!
国内的,有刘向东的《工程师》、王金成的《巴特岗尼泊尔》、汪志傑的《恒河之舟》等;国外的,有英国查尔斯国王的《澳洲农场》、大卫·泰勒的《泊》、阿尔瓦诺·卡斯泰格奈特《朱家角》等。
艺术馆创立迄今,为中国水彩画画家走出世界作出了重大贡献。为配合第一界国际双年展,创刊了《水彩艺术杂志》英文版,并相继推出了陈希旦、黄铁山、关维兴、柳毅等10多位中国水彩画艺术家。同时,增加了朱家角在国际上的影响力,2016年,澳大利亚著名水彩画家约瑟夫在朱家角开课,他毫不掩饰地表达了对朱家角的喜爱,称这里是“世界水彩画家的天堂”。艺术馆还促进了中外水彩画艺术家交流。2010年第一届国际双年展,汇集了18个国家的作品,2012年第二届国际双年展,汇集了62个国家的作品。至今,每年还有画家通过致电、信件、快递的方式询问更甚至直接将作品邮寄到馆内希望参加双年展。
目前,担任全华水彩艺术馆馆长的,仍是著名水彩画家陈希旦先生。陈希旦先生是中国水彩画的领军人物之一、澳大利亚水彩画协会荣誉会员、2014年法国国际水彩画大奖赛总评委、中国唯一一名英国伯明翰水彩画会会员。
面对艺术馆未来一段时间的工作,陈希旦这位大艺术家的心里,也有了一番构想。为了充分发挥文化名家的引领、示范与传承作用,大力提升中国水彩文化软实力,笔者了解到,在未来的一段日子里,艺术馆将邀请国内外著名水彩画艺术家不定期来朱家角作交流和学术研究,并举办高端水彩人才的培训活动。还将与《法国水彩艺术》合作出版水彩学术论文专辑,以大力提升上海全华水彩艺术馆之国际影响力。同时,在继续组织、举办具有当今世界一流水准的水彩画专业展的同时,为提高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积极组织和举办以中小学生、妇女、老年人等为主的公益性、大众化的群众展览和教育培训活动。
为吸引更多的国际和国内水彩画家来朱家角进行水彩创作和交流,艺术馆还打算在古镇区域内选择一个相对独立和封闭的院落,设立兼备艺术家住宿、创作、交流功能于一体的非盈利性驿站(交流中心)。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